黑頭又稱黑頭粉刺,為開放性粉刺,是皮膚油脂在空氣中氧化而造成的,常見于青春發(fā)育期的青少年,好發(fā)于面部、前胸和后背,尤其是鼻子的“T區(qū)”小黑頭最多。根據(jù)毛囊中栓塞物的構成,黑頭可分為脂栓型、脂絲型、角栓型、毳毛型(圖1)。不同類型的黑頭,有共同的內(nèi)在誘因:皮脂分泌過多,毛囊壁細胞過度增殖[1]。而在外部誘因如真菌、毛囊蟲等微生物的刺激下,皮膚產(chǎn)生更多的油脂,還可能引發(fā)機體的炎癥反應,嚴重則可導致痤瘡的產(chǎn)生。
圖1. 黑頭類型(a.脂栓型; b.脂絲型; c.角栓型; d.毳毛型)
而黑頭的前身粉刺,有研究表明其產(chǎn)生與脂質成分改變、雄激素、細胞因子(如IL-1)以及細菌(如痤瘡丙酸桿菌)等相關,此外某些化妝品成分(如紅色染料D)、局部應用藥物(皮質類固醇)等也會誘發(fā)粉刺[2]。
黑頭的出現(xiàn)使人呈現(xiàn)皮膚粗糙、不衛(wèi)生的感覺。那么如何去除黑頭,重獲光潔的鼻子呢?以下是三種常見的方法:
黑頭貼
這是最簡單粗暴的辦法,作用原理是通過粘性將開放性的栓塞物粘走,快速去除黑頭,但撕下有痛感,易出現(xiàn)紅、腫、熱、痛,甚至刺激性瘙癢。同樣因其粗暴拔除栓塞物,拉扯皮膚,使用后黑頭會更快出現(xiàn),毛孔也會變大。
油溶法
使用卸妝油或霍霍巴油等植物油揉搓皮膚,利用相似相溶原理將黑頭溶解溶出,方法簡便,起效迅速。但油溶法只能揉出成熟的淺表的黑頭,無法深層去除黑頭;油同樣會溶解和松動部分角質層從而破壞皮膚屏障,用后皮膚易發(fā)干,久而久之可能導致敏感肌。此外,以油脂為養(yǎng)料的馬拉色菌和痤瘡丙酸桿菌會大量繁殖,易引起痤瘡等皮膚問題。
刷酸法
使用較高濃度的果酸或水楊酸涂于黑頭皮膚處,利用酸分解油脂、軟化剝落老化的角質層,從而達到深度清潔和去除黑頭的作用。然而該方法使用要求較高,往往需要一定時間建立皮膚耐受,且用后皮膚角質層變薄,易泛紅、敏感甚至腫脹,后續(xù)要注意防曬和避免化妝品的使用,直至皮膚恢復正常。
去除黑頭的方法多種多樣,但各有優(yōu)劣,使用時要根據(jù)自身皮膚情況選擇合適的一種或幾種方法。沒有一種方法能夠保證根除百分之百的黑頭,還是需要長期的清潔和健康的飲食來維持無暇的肌膚。此外,有黑頭何嘗不是一種年輕的表現(xiàn)(就是不太好看)。
*本文所用圖片均來自網(wǎng)絡
參考文獻
相關推薦:
我們的服務:
研發(fā)服務 | 體外功效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