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大,人們更傾向于選擇方便快捷的含糖食品和甜品來滿足能量需求。夏天的冰鎮氣泡水、秋天的溫暖奶茶又或是甜品店里誘人的小蛋糕,都能撫平打工人內心一天的疲憊。對他們來說,含糖食品和飲料就像是生活中的小確幸,是加班熬夜的最佳拍檔,也是解壓放松的必備神器。就算知道糖分攝入過多可能會帶來健康隱患,但那份甜蜜帶來的幸福感,卻又讓人樂在其中。然而,糖分的過度攝入卻正在悄然演變成“全民健康警報”,它不僅讓疾病趨向年輕化,更直觀地在我們的臉上留下痕跡——膚色暗沉、痘痘頻發、毛孔粗大等,這些問題讓每一位追求健康與美麗的我們都開始重新審視“糖”這一物質。
圖1 生活中常見的甜品種類(圖片來源網絡)
雖然對甜食的熱愛不減,但健康意識的提升使人們開始關注糖分攝入過量的問題。因此,市場上出現了更多低糖、無糖或天然甜味的替代品,以滿足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需求。皮膚糖化是導致皮膚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抗老先抗糖的呼聲深入人心。然而,抗糖雖然有助于抗衰老,但并不意味著要完全戒糖。糖是身體必需的六大營養之一,戒糖會減少酶促糖蛋白的合成,造成低血糖、貧血、營養不良等問題。因此,關鍵是合理控糖,選擇低糖食物,防止血糖快速上升。那么,既然要抗糖,首先要明白“糖”是什么,而“抗糖”又是什么?
什么是“糖”?什么是“抗糖”?
從化學成分來講,糖是由碳和水組成的一系列碳水化合物,包括單糖、雙糖、糖醇、寡聚糖及多糖等。奶茶、甜品、碳酸飲料和糖果等美食無疑是糖分的重要來源,但人體內糖化反應持續進行,其復雜性遠不止于此。我們日常攝入的饅頭、米飯,以及烤串等美食,在消化過程中都會被身體轉化為葡萄糖等還原糖,作為身體各部位的能量來源。
日常生活中所說的糖,通常包括蔗糖(如紅糖、白糖、砂糖、黃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麥芽糖等。其中,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能被人體直接吸收,而蔗糖、乳糖等則需要在體內轉化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糖是人體的主要能源之一,對于某些重要的組織器官,如大腦、神經組織、紅細胞,糖幾乎是唯一的能量來源。
“抗糖”主要是抵抗人體內因攝入過多糖分而發生的糖基化反應,是指抵抗多余的、過量的糖,而并非完全不攝入糖。這種反應會導致皮膚衰老、影響腦部功能,并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疾病相關。
什么是“糖基化反應”?其危害有哪些?
糖基化反應,也稱糖化反應,是指人體內沒被消耗的糖分和蛋白質相互作用的過程。具體來說,它是指糖在沒有酶的作用下,和真皮中的蛋白質結合,生成不可逆的高級糖基化終末產物(AGEs)。
糖基化反應主要分為兩大類:酶促糖基化和非酶促糖基化。其中,酶促糖基化是在細胞內質網中發生的、由酶催化進行的縮合反應,常見于蛋白質翻譯后的糖基化修飾。而非酶促糖基化是像烤面包、烤蛋撻時發生的糖化反應一樣,還原糖(如葡萄糖、果糖)的醛基與蛋白質分子中氨基酸(通常是賴氨酸或羥賴氨酸)的氨基結合,形成糖基化蛋白質的反應過程。在希夫堿(Schiff bases)和Amadoric產物階段,該反應是可逆的,早期糖基化產物繼續縮合、交聯,最終形成不溶性、抗酶解和不可逆的褐色AGEs。
圖2 糖基化反應示意圖
糖基化終末產物(AGEs)會破壞皮膚真皮層內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進而引發蛋白質硬化和纖維斷裂,導致皮膚失去彈性和緊致度,加速皺紋形成。AGEs的堆積會使皮膚呈現黃褐色,導致膚色暗沉。同時,還能刺激黑色素生成,增加皮膚斑點。此外,AGEs會破壞皮膚表皮角質層,導致皮膚屏障功能受損,更易受到外界刺激和感染,還可能引發皮膚炎癥和敏感反應,產生皮膚紅腫、瘙癢等不適癥狀。
圖3 AGEs對人體的危害
此外,AGEs具有與晚期糖基化終產物受體(RAGE)結合的能力,這一結合過程在皮膚中起到了關鍵的調控作用。它不僅能夠調控皮膚內部的炎癥級聯反應和免疫應答機制,還能影響細胞增殖活動及相關基因的表達水平。這種調控進一步改變了細胞和蛋白質的功能狀態,從而可能觸發一系列皮膚問題的出現。
圖4 AGEs對皮膚的影響
糖化能夠引起衰老已經是公認的科學事實,如何采取措施抑制糖化反應的進行是急需解決的問題。然而真正令人擔憂的并非糖化本身,而是這一過程的產物AGEs。
產品的抗糖化途徑有哪些?如何評估其抗糖化能力?
抗糖化產品主要通過以下幾個途徑發揮作用:添加如脫羧肌肽和肌肽等活性成分,替代皮膚內蛋白質與葡萄糖結合、促進膠原蛋白合成與再生、抑制膠原蛋白分解、減少AGEs積累、減少糖分吸收、抗氧化等。
某些抗糖化產品中的活性成分能夠替代皮膚內的蛋白質與葡萄糖結合。因此皮膚中的膠原蛋白、彈性纖維就不會與葡萄糖發生反應,從源頭上阻止AGEs的生成。此外,還可以通過抑制葡萄糖與蛋白質之間的非酶催化反應,減少希夫堿和Amadoric重排產物的生成,從而減少AGEs的生成。
抗氧化成分也是抗糖化產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通過清除自由基,終結AGEs的生成。如還原型谷胱甘肽(GSH)具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能夠保護皮膚免受氧化應激的損害。
添加活性成分促進膠原蛋白合成與再生、抑制膠原蛋白分解。一些抗糖化產品中的成分,如棕櫚酰肽和乙?;?8,能夠改善面部皺紋,并刺激膠原蛋白再生。有助于彌補糖化后機體缺失的膠原蛋白,維持皮膚彈性和光澤。而紫云英提取物等成分,能夠抑制彈性蛋白酶和膠原蛋白酶的功能,使肌膚內原有蛋白不易被分解。
抗糖化的活性物質和產品品類眾多,采用什么方法對其抗糖化能力進行有效評估呢?
科新生物在深入探索糖化反應機制及抗糖化靶點的基礎上,依托過往體外實驗研究結果,成功構建了一套評估體外抗糖化能力的體系。為了評估化妝品或原料的體外抗糖化能力,我們可以采用生化實驗或3D皮膚模型,通過檢測AGEs的生成情況進行評估。
基于生化實驗的抗糖基化功效評價
牛血清蛋白(BSA)因其穩定性好、分子量大,常被選為蛋白類模型藥物,用于研究材料的載藥和釋放動力學,也常用于構建蛋白質糖化體系。果糖作為一種還原糖,能與蛋白質中的氨基酸殘基發生美拉德反應(Maillard reaction),形成AGEs。牛血清白蛋白的游離氨基可與還原糖(果糖)的醛基經過縮合、重排、裂解、氧化修飾反應生成帶有熒光吸收的AGEs,AGEs含量變化一定程度反應待測樣品的抗糖基化活性。采用熒光酶標儀測定各組AGEs的熒光強度,并計算抑制率。
AGEs隨年齡增長在皮膚中積累,并通過紫外線輻射等外源性因素放大,導致皺紋,彈性喪失,暗淡發黃等皮膚問題。CML是由賴氨酸以GO為中間體產生的一種非熒光性、非交聯性AGEs,能引發炎癥和衰老,導致皮膚損傷,可通過ELISA法對其含量進行測定。
![]() | ![]() |
圖5 AGEs抑制率和CML含量(ELISA)
糖化反應在人體內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酶促糖化反應在酶的作用下,使糖分與蛋白質結合,生成糖蛋白,在人體中發揮重要的生理功能。而在沒有酶的作用下,體內過量的糖直接和蛋白質結合,產生影響皮膚健康并加速皮膚衰老的AGEs。為保持健康,應合理控制糖分攝入,減少AGEs的產生。
參考文獻:
- 曹晨燦,譚淇丹,劉蕾,等.用于抗糖化功效評價的細胞模型研究現狀及應用前景[J].日用化學工業(中英文),2023,53(12):1451-1458.
- 王雅琴,杜一杰,許艷勇,等.皮膚泛黃機理及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日用化學品科學,2018,41(12):36-39.DOI:10.13222/j.cnki.dc.2018.12.009.
- Erim B ,Binici ? H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understanding their health risks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strategies[J].Nutrire,2024,49(2):54-54.
- Fang B ,Li L ,Winget J , et al.Identification of Yellow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in Human Sk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24,25(11):
- Jin H H ,Jung H J ,Christine M S , et al.Instrumental evaluation of anti-aging effects of cosmetic formulations containing palmitoyl peptides, Silybum marianum seed oil, vitamin E and other functional ingredients on aged human skin.[J].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2016,12(2):1171-1176.
- Wang L ,Jiang Y ,Zhao C .The effects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on skin and potential anti-glycation strategies.[J].Experimental dermatology,2024,33(4):e15065-e15065.
- Wang R ,Ding A ,Wang J , et al.Astragalin from Thesium chinense: A Novel Anti-Aging and Antioxidant Agent Targeting IGFR/CD38/Sirtuins[J].Antioxidants,2024,13(7):859-859.